1.重磅解读2021版C-NCAP规则征求意见稿的十大变化

2.NCAP汽车碰撞测试是什么意思

3.汽车碰撞指数是指什么

4.C-NCAP升级最新碰撞规则征求意见,正面40%升级为正面50%

5.汽车碰撞实验的满分是多少?各个分项目满分是多少?

6.中保研新势力造车首撞:成绩优秀,小鹏G3碰撞测试解析

7.汽车上市前都要先进行碰撞试验,这是为了什么?

汽车测评碰撞试验公式详解最新解读_汽车测评碰撞试验公式详解最新解读图片

现在,很多厂家都会在新车发布时展示自家车辆用于安全上的配置,如各类高强度钢以及安全气囊等,强调座舱安全。当然,这还不够的话,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驾驶配置也出现在了车辆的选装名单中。

不过,这些配置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就需要依靠一些专业的测试标准来进行评判,于是便有了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安全碰撞测试。就在最近,有一家外媒还评选出了在欧洲E-NCAP测试中表现最好的十款车型,其中近来大火的特斯拉Model?3出人意料,又毫无意外地占据了榜单第一名的位置。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绝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安全碰撞测试究竟是如何进行,以及应该用怎样的角度去解读这份报告。于是在临近去年年底时,“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意外登上微博热搜了。

如何解读一份碰撞测试报告?

说到汽车碰撞测试,国内名气最大的无疑是C-NCAP,脱胎于NCAP体系,这个全球最主流的碰撞测试体系最早诞生于美国的NHTSA(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在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地区都是最重要的碰撞参考指标。而C-NCAP自2006年诞生起,就成为我们买车时,对于车辆安全性的一个最主要的参考。同时,负责营运C-NCAP的中汽研还是不少汽车业内“国标”的制定者。在这几年里,随着主机厂逐渐适应了C-NCAP的规则,新车在C-NCAP上的碰撞成绩也是越来越好。

与此同时,C-NCAP的标准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着,每三年就会有一次升级,如2018年出台的标准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之为史上最严C-NCAP。其中还有不少标准已经超过了E-NCAP的难度,如侧面碰撞台车重量由950kg增加至1400kg,相应碰撞测试强度增加了47.7%;考虑到国内市场SUV比重越来越大,台架车最下端离地高度从300mm提高至350mm,比欧洲测试台车高50mm,增加了碰撞测试的难度。此外,鞭打测试的碰撞速度由16km/h提高至20km/h,碰撞强度增加了56.3%。

相较于庞大的NCAP家族,人们口中的“中保研”(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CIRI?Auto?Technology?Institute,简称“中保研”,英文缩写“CIRI”)可以算是中国汽车碰撞测试界的“新人”,2018年推出,“师从”美国的另一大碰撞测试机构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虽然是个“新人”,但它“搞事情”的能力可以说是相当大,以往C-NCAP测试中获得四星甚至五星的车型,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即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中没准就是M(一般)。所以,问题出在哪呢?难道我买到的C-NCAP五星碰撞车型真的不安全吗?

这一切,要从两者不同的测试标准说起。

不同应用场景催生出不同标准

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模拟车辆高速状态下(64km/h)车辆左侧角撞击固定物,在中国类似在北京六环上以64km/h的速度,驾驶员侧撞隔离墩

在正面碰撞测试中,C-NCAP分别进行的是50km/h下完全正面碰撞试验与64km/h正面40%碰撞试验,而在C-IASI中,测试车和壁障的重叠率仅为25%,车速基本相同,为64.4km/h。

不过,这两项测试的应用场景则不尽相同。在C-NCAP的碰撞测试中,模拟的是日常更为常见的与其他车辆正面相撞的情况,所以在它的壁障前部设计了铝制缓冲材料,一定程度上可以吸收碰撞中的力量。而在C-IASI碰撞测试中的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则将目标锁定为对向车道的树木、电线杆,或者是高速公路的中间护栏等单车事故居多,以及极小部分的两车车头角落碰撞情况。

而评级的差异,也正是出在了这25%偏置碰撞碰撞测试中。早在2012年,IIHS首次发布了正面25%偏置碰撞,在参加测试的12款车型中,大多数车型表现不佳,包括奔驰C级、奥迪A4、雷克萨斯ES/IS在内的车型均获得“P”的评价,仅有3款车型获得“G”和“A”的评价。如今在中国发生的事情就像是美国2012年的翻版,很多热门车型都在C-IASI的测试中“翻了车”。于是,这也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鞭打测试以及车顶静压测试等对于行车安全更为重要

不过当人们把所有的视线全部集中到25%偏置碰撞的成绩,却忽视了其他很多细节,如与我们更为息息相关的座椅测试(也被称为鞭打测试),以及车顶静压测试等。要知道,追尾事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事故之一,保护乘员颈部安全远比我们想象中来的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竞争激烈的汽车比赛中,车手为被强制要求佩戴HANS来保护车手的颈椎,不会因为剧烈的撞击而发生意外。此外,在所有事故中,翻滚事故导致的乘员死亡率超过10%,是所有交通事故中最高的,更强的车顶强度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因此车顶静压测试的重要性也远超25%偏置碰撞。

我们更需要一份适合中国的标准

对于源自于IIHS的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在业内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性。

从IIHS的历史来看,从其成立以来,先后设立了正面偏角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测试以及追尾对颈部的影响等测试项目,无疑这些测试对于提升车辆安全性起到了很大作用。有统计数据显示,得益于车辆安全技术的改善,自2001年起统计的驾驶使用了三年以内的车辆发生的正面碰撞事故中,司机死亡率降低了55%。不过,在当时的统计数据中,美国每年正面碰撞事故中仍然有超过10000人的死亡数量,这些悲剧的主要制造者就是小重叠面碰撞,所以IIHS增加了25%重叠面碰撞测试。而造成小重叠面碰撞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还包括了美国特殊的交通通行条件。

在美国当地,除了曼哈顿、洛杉矶这样的主城区外,绝大部分地区的道路都非常笔直宽敞,包括行人与非机动车等道路交通参与者少,车速在不知不觉中也就上去了。此外,美国不少道路都属于开放式道路,即道路中间和两边没有隔离栏,也增加了致命通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至此以后,25%偏置碰撞几乎已经成为了美国汽车业的“特产之一”了,就连向来以测试项目最为全面的E-NCAP也没有跟进。其原因在于欧洲道路通行条件与美国差别巨大。在绝大部分的欧洲城市里,狭窄的街道,拥挤的道路让车辆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只能以较低的车速行驶,而在封闭的高速公路即便不设置限速也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而根据一份来自于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委员会(CIDAS)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在中国发生的交通事故中,25%偏置碰撞在各类交通事故中占比最低,仅占8%左右。此外,类似于欧洲的路况,中国城市道路同样狭窄,路上的行人、非机动车等道路交通参与者也更多,与之路况条件相类似的还有日本。在这种情况下,低速碰撞、行人安全保护等相关测试其实远比25%偏置碰撞更为重要。

当然,目前国内所执行的安全碰撞依旧不够全面,仍然没有侧面柱状物碰撞、刹车距离测试以及儿童安全保护等项目。未来,只有在更适合中国的碰撞标准约束下,车企才能够有的放矢,中国的汽车产品才能更好地保护每位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同时,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汽车安全设计的进步,碰撞测试则为我们提供了更完善的保障依据。不过汽车本身的安全是最后一道防线,而最安全的,依然是规划好出行路线,提高安全意识,做到安全驾驶,只有安全的驾驶习惯才是平安出行最大的保障。

写在最后

其实无论是信C-NCAP还是C-IASI,都远好于相信那些网上的所谓“真实碰撞案例”得出的结论。比如“日系皮薄不安全”“XX是公路坦克”等,这些内容的创作者很多时候缺乏专业常识。不过,测试的局限性并不能代表一款车的安全性,更不能代表一家车企对于安全的态度。从更具代表性的评测项目来理性评估一辆车的安全性才是最重要的,毕竟考量安全需要从当地的实际交通情况出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重磅解读2021版C-NCAP规则征求意见稿的十大变化

《C-NCAP 管理规则(2009 年版)》(适用于2009-2012年6月)C-NCAP标准中规定:

正面100%碰撞:速度50km/h; 正面40%偏置碰撞:速度56km/h; 侧碰:速度50km/h.

《C-NCAP 管理规则(2012 年版)》2012年标准提高,于2012 年7 月1 日实施:

正面100%碰撞:速度50km/h; 正面40%偏置碰撞:速度64km/h; 侧碰:速度50km/h;

新增低速后碰撞颈部保护试验(鞭打试验)。

当然,中国和国外的一些碰撞机构对速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NCAP汽车碰撞测试是什么意思

5月15日,中汽测评发布《C-NCAP管理规则(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本文重点解读新版规则的十大变化。

一、正面MPDB碰撞替代了现版正面40%碰撞工况

基于碰撞双方伤害最小化的考虑,MPDB(Moving Progressive Deformable Barrier,移动渐进可变形壁障)试验工况被设计出来,以评价汽车碰撞相容性。对于消费者甚至是安全工程师而言,这是一个十分陌生的试验工况。怎样进行的呢?前端安装有可渐进变形壁障的台车(重为1400kg)以50km/h的速度与试验车辆(速度同样是50km/h)发生重叠率为50%的碰撞。按照新规则,MPDB碰撞替代了现行正面40%碰撞,也许你有这样的疑问,速度由64km/h降到50km/h,接触面由40%换成了50%,难道新规则反而简单了?划重点,现行正面40%碰撞试验中的壁障是不动的;而MPDB试验中,台车与试验车的相对速度达到了100km/h,是比较典型的车对车碰撞,试验难度无疑提升了不少。还有个重要的变化,驾驶员侧使用了新一代THOR男性人,什么特点呢?第一是身价不菲,很贵;第二是生物仿真度更高,也就是“更像”。

如何考核呢?该项试验满分是24分,前排乘员占了16分,后排女性人以及儿童人分别有4分的考核。对于兼容性的考核,则是用“罚分”的方式,涉及到四个项目:标准偏差SD、台车上乘员载荷准则(OLC)、壁障侵入深度以及壁障侵入高度。这些词汇都比较专业,通俗来说,要不罚分,车辆前端结构不能太硬,需要设计更多的传力途径,台车蜂窝铝结构不能被击穿。

二、新能源车改为侧面柱碰

针对车辆的侧面安全防护考核,新版规则增加了侧面柱碰试验工况。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工况只用于新能源车(包括纯电动和PHEV车型),传统燃油车型依然会沿用现行侧面台车碰撞试验。对于传统车,和现版规则中只撞驾驶侧不同的是,新版规则改为左右侧随机撞击。具体考核指标上,该项试验总分为20分,前排人和后排人分别为16分和4分。

对于新能源车,正面碰撞与传统能源车一致,侧碰改为侧面柱碰,重点考察成员保护和电池安全性能。侧面柱碰试验总分为16分,只考核前排乘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只有两侧同时装配了侧面气帘/头胸一体式气囊的车辆,才能进行侧面柱碰撞试验,未装配的车辆该项试验得分为0分。对于新能源车,依然会在各项碰撞试验后进行电气安全考核,涉及到的项目包括触电保护性能、电解液泄漏、REESS安全评价、高压自动断开装置。目前,所有2018版规则测试的新能源车,虽然星级结果不一样,但电气安全都是满足要求的;而新规下的柱碰试验对于车身结构的侵入会更加厉害,更考验电池安全性能。

三、鞭打试验新增加第二排座椅的评价

2018版规则对于鞭打试验的考核只针对驾驶员席座椅,所占分值为5分;而新规则增加了后排的考核。按照新规则,第二排座椅鞭打试验分数最高得分为2分,人伤害指标与评分方法与驾驶员座椅鞭打试验相同。按照驾驶员座椅鞭打试验方法计算得分,并将结果乘以0.4,作为第二排座椅鞭打试验最终得分。新规则中,鞭打试验总成绩为7分(驾驶员座椅5分,第二排座椅2分)。

四、儿童乘员保护实施定量评价

在2018版规则中,只是在正面100%碰撞试验中涉及到儿童乘员,后排放置了儿童人,主要考察约束系统固定装置是否有效,而对人伤害值没有定量评价。而2021版规则加强了对于儿童乘员保护的评价,具体包括动态试验评价以及儿童保护静态评价。

动态试验评价方面,在正面100%碰撞试验中,后排放置了Q系列3岁儿童人(后排女性人和儿童人随机放置);在正面50% MPDB碰撞试验中,第二排右侧放置了Q系列10岁儿童人。在这两项试验中,儿童人伤害值评价所占分值都是4分。儿童保护静态评价方面,最高得分为3分,其中,“基于车辆的评估”为2分;“儿童约束系统安装检查”为1分;对于安全气囊禁用信息不满足要求的,给予1分的罚分。

五、新增事故紧急呼叫系统作为加分项

2018版规则中,乘员保护加分项有前排乘员安全带提醒装置(1分)、二排乘员安全带提醒装置(1分)、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3分)。新版规则中,这部分加分项由5分调整为4分,包括侧面气帘(2分)、事故紧急呼叫系统(E-CALL,2分)。安全带提醒装置则由加分项变罚分项,对于前、后排没有配置有安全带提醒装置(SBR)的车辆,取扣分处理,最多扣2分。

对于配置有 E-CALL系统的车辆,用于进行C-NCAP 测试的3辆试验车中,若每辆车的 E-CALL系统性能均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则可获得相应的加分,该项最高加分为2分。系统应具备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紧急通话报警功能,若仅能满足其中一项功能,则能获得1分加分。

六、主动安全权重进一步提升

2018版规则中,在主动安全项目上,只考查ESC以及AEB系统;而根据2021版规则,主动安全部分除了对ESC系统的审核外,还包含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车道保持系统(LKA)、整车灯光性能试验,以及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车道偏离报警系统(LDW)、车辆盲区监测系统(BSD)、速度系统(SAS)性能测试报告审核。另外,在2018版规则中,考虑到AEB系统配置率不高,即使测试车型没有AEB系统,也会对配有AEB系统的车型进行测试,并按照配置系数核算成绩。而根据2021版规则,主动安全的审核和测试项目按照试验车辆实际配备情况进行评价,不考虑配置率。至于在选择具体车型配置方面,新规则和现版规则一样,依然是选取销量较大的配置。另外,新版规则中,主动安全项目的权重也由2018版规则的15%提升至25%,反映出主动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七、新增整车灯光评价

汽车前照灯性能与行车安全息息相关,此次规则改版也是首次将整车灯光评价纳入考核项目,是主动安全中的一项,得分率占比为20%。整车灯光性能试验项目涉及到近光灯、远光灯、加分项和罚分项。近光灯评价项包括直/弯道引导距离、左侧行人可见度、路口行人探测宽度以及弯道照明宽度;远光灯评价项包括照明范围和路口行人探测宽度;另外,对于满足要求的自适应近/远光功能、近光灯自动开启功能、自动前照灯调平系统会有相应的加分。特别注意的是,有一个罚分项是对于对向驾驶员的眩光,如眩光测量值超出规定限值要求,则扣1分。

八、初步形成ADAS系统评价

按照2021版规则,AEB系统在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会自动制动以避免或减轻碰撞伤害,对于配置了AEB系统的车型,在2018版规则实施的车辆追尾、行人工况外,新增加二轮车工况。AEB CCR、AEB VRU_Ped及AEB_TW试验分别用被测车辆以不同速度行驶至前方的模拟车辆目标物、行人目标物以及二轮车目标物,检验被测车辆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的制动及预警情况,以评价AEB系统的性能好坏。除了AEB系统外,还有车道保持系统(LKA)测试,测试场景有车辆左侧偏离出实/虚车道线,车辆右侧偏离出实/虚车道线。另外,还有一些主动安全系统的审核。可以说,这次改版对于先进驾驶系统(ADAS)项目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评价和考核。

九、行人保护项目增加头部碰撞区域

鉴于国内行人保护观念落后,再加上这方面的技术研发还比较匮乏,2018版规则引入了行人保护试验,以促进国内汽车厂商在行人保护安全技术上的提升。新版规则对于该项目进行了一些调整:修改了行人保护试验及评价方法,用先进行人腿型(Advanced Pedestrian Legform Impactor, aPLI)替代传统 FLEX-PLI和TRL上腿型进行行人腿部碰撞保护试验评价;扩大了行人保护头型试验区域。

十、星级门槛进一步提升

和2018版规则一样,基于对车辆安全性能均衡的考虑,2021版新规最终星级的获得除了满足综合得分率要求以外,还需同时满足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和主动安全三个部分分别设定的最低得分率要求。不过,门槛进一步提升。5+星级的综合得分率要求由现版的90%提升至92%;5星级则由82%提升至83%。各个项目的最低得分率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主动安全项目,最低得分率要求提升至75%,将进一步提升众多ADAS系统的普及以及企业对于整车灯光性能的重视。

总体而言,新规程的很多变化都很有针对性,比如引入全新的50% MPDB碰撞试验,直面碰撞兼容性问题;新能源车增加侧面柱碰工况,对电池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增加了主动安全得分权重,对ADAS系统进行系统评价,回应了当前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儿童乘员保护实施定量评价,唤起汽车厂商对于儿童乘员保护的重视……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发布的是征求意见稿,正式规程预计会在下半年发布,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碰撞指数是指什么

NCAP(新车评估)新车评估最早始于美国。18年,NCAP提出五星评价法来评价汽车在正面碰撞中保护乘员的性能。全球NCAP评估程序包括ANCAP(澳大利亚)、欧洲国家竞争委员会(欧洲)、美国国家竞争委员会(美国)、IIHS(美国保险组织)、中国国家竞争委员会(中国)、日本国家竞争委员会(日本)、韩国国家竞争委员会(韩国)、拉丁美洲国家竞争委员会(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国家竞争委员会(东南亚)在所有NCAP机构中,欧洲竞争委员会的影响力更大。成立于19年,其核心成员单位包括ADAC(全德汽车俱乐部,可能会被国内一些厂商讨厌,但这个机构在欧洲消费者中很受欢迎,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极高的公信力)、英国交通部、英国FIA基金会、德国交通部等。NCAP在推动汽车制造商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90年代末进行的碰撞试验中,几乎没有车辆能获得超过3颗星,一两颗星是常见的。但是十年后的今天,即使是微型车也有很多分数超过五星的。具体内容包括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两个方面。正面碰撞速度为64公里/小时,侧面碰撞速度为50公里/小时。碰撞测试结果用星级(★)表示,共5颗星。星级越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越好。NCAP星级包括三个部分:成人保护、儿童保护和行人保护。一般来说,一件成人防护物品30分以上可以得5星,25~29分可以得4星,20~24分可以得3星...实际星级并不是完全按照分数换算的。比如某个模型虽然整体评分低,但人没有受到致命伤害,其星级可以上升。同样,虽然某个模型的评分不低,但人却遭受了致命的创伤,其星级可能是。此外,中国的争议点在欧洲的NCAP也有。比如有安全带提醒功能,加2分。成人防护等级最高为5星,很多主流厂商的行政级和家用级轿车都达到了5星标准。虽然一些最新的紧凑型车甚至微型车都打出了5星,但整体来看,大型车的安全水平高于小型车仍然是不争的事实。跑车的动力性能相对较好,安全性应该更高,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欧洲还没有一款跑车在NCAP碰撞测试中获得5星。儿童保护的最高评级也是5星,但这个桂冠至今无人认领;行人保护的最高评级为4星,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车只获得1~2星,很少获得3星。

百万购车补贴

C-NCAP升级最新碰撞规则征求意见,正面40%升级为正面50%

碰撞指数是评测汽车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

C-NCAP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汽车碰撞的唯一具有独立性的综合性汽车科研机构。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是是授权组织制订中国汽车标准法规和参与国际协调的核心技术机构,在国内外汽车业界有很高的知名度。

碰撞指数 - C-NCAP碰撞测试项目与得分

满分是51分

1、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50km/h )、满分16分。

2、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56km/h )满分16分。

3、可变形壁障侧面碰撞试验(50km/h)满分16分。

4、两个加分项:安全带提醒装置满分2分及侧面安全气囊和气帘1分。

5、碰撞星级共划分6个等级:

5+级、5级、4级、3级、2级、1级

各等级对应分数分别是:

≥50分 5+

≥45且<50分 5级

≥40且<45分 4级

≥30且<40分 3级

≥15且<30分 2级

<15分 1级

碰撞指数 - C-NCAP碰撞测评范围的车型与划分

C-NCAP碰撞评测主要针对乘用车(M1类),并且是近2年内新上市且销量排名前列的车型。

(1) 小型乘用车——车长小于4m,包括小型MPV

(2) A类乘用车——两厢式乘用车及长度小于等于4.5m,或排量不大于1.6L的三厢式乘用车

(3) B类乘用车——长度大于4.5m且排量大于1.6L的乘用车

(4) 多功能乘用车——MPV(座椅多于2排)

(5) 运动型乘用车——SUV

汽车碰撞实验的满分是多少?各个分项目满分是多少?

近一年来,中汽研C-NCAP和中保研C-IASI两个不同规则的碰撞测试的对比在网络上没有消停过。

当然,这其中的核心问题,在于中汽研C-NCAP最难不过40%偏置碰撞,而中保研C-IASI则是难度更大的25%偏置碰撞,前者一侧纵梁还能起到缓冲受力效果,后者则是绕过引擎舱直接考验A柱强度。所以,一些在C-NCAP拿下五星的车型却在中保研C-IASI表现不甚理想。

因此,如今的网络舆论,消费者层面确实普遍更倾向于支持中保研C-IASI的碰撞测试成绩。

不过,可能也确实是为了更接近实际碰撞现场,也为了正名,证明自己碰撞测试的公信力。近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测评管理中心,也就是中汽研对外宣布,为整合现有测评,推进碰撞测评规程内容更加协同、更加高效,并更好的服务汽车行业和广大消费者,现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日期为:2020年5月15日至2020年6月15日。

而新的征求意见版本2021版C-NCAP规则相比此前的2018版本,主要变化在以下几个部分,包括碰撞测试的变化、行人保护规则的变化、主动安全部分以及评分细则的权重变化几个大的方面。其中,又尤其以“增加了正面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及评价方法,替代了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及评价方法”为重中之重。

同时,这一最核心变化,也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关注,不少不明真相的网友认为“从40%到50%,是C-NCAP的又一次倒退,可能以后得叫六星批发部了”。

不过事实上,正面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其实难度更大,甚至难度超过中保研C-IASI的25%偏置碰撞;并且,从实际事故角度来看,正面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碰撞试验还更具有现实路况指导意义。

在中汽研C-NCAP已经公布的细则中,“正面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其实是以“试验车辆与MPDB台车分别以50km/h的速度进行正面偏置对撞”的方式来完成,也就是说,新规则下碰撞时的相对速度高达100km/h;而此前的40%偏置碰撞时速仅有64km/h,甚至就是网友们普遍看好的中保研C-IASI的25%偏置碰撞也不过是64.4km/h的时速。

当然,碰撞时速更高是变化之一,变化之二还包括“渐进变形壁障”与“不可变形壁障”的区别,此前的碰撞试验,都是“不可变形壁障”考验试验车的缓冲效果,但是在实际事故中,尤其是车与车的事故中,双方都有缓冲区域,两车内部缓冲结构在碰撞瞬间变化错综复杂甚至直接交错在一起,原有结构能否在复杂变化下有效发挥都是问题,而如今用”渐进变形壁障”对撞的方法,明显更贴近实际事故。

所以,看完了这些,可能从2021年开始,真的再也不能叫C-NCAP为“五星批发部”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保研新势力造车首撞:成绩优秀,小鹏G3碰撞测试解析

★★★★★称为五星级,分数33-40分,表示乘员严重伤害的概率小于或等于10%;

★★★★称为四星级,分数25-32分,表示乘员严重伤害的概率为11%-20%;

★★★称为三星级,分数17-24分,表示乘员严重伤害的概率为21%-35%;

★★称为二星级,分数9-16分,表示乘员严重伤害的概率为36%-45%;

★称为一星级,分数1-8分,表示乘员严重伤害的概率等于或大于46%。

按照以下星级评分标准对试验车辆进行星级评价。

总分 星级

≥60 分 5+ (★★★★★☆)

≥52 且<60 分 5 (★★★★★)

≥44 且<52 分 4 (★★★★)

≥36 且<44 分 3 (★★★)

≥28 且<36 分 2 (★★)

<28 分 1 (★)

汽车上市前都要先进行碰撞试验,这是为了什么?

昨天,C-ISAI中保研公布了小鹏G3的碰撞结果——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安全指数均获得优秀(G)的评价,耐撞性及维修经济性指数获得较差(P)的评价。

注:C-ISAI的评价体系是“G”优秀,“A”良好,“M”一般,“P”较差

此次碰撞的小鹏G3是2020款520长续航智享版,补贴后官方指导价17.98万元。接下来,我们就逐项来分析一下,小鹏G3的真实表现。

■?首先了解一下C-ISAI的评测标准

首先,与我们熟知的C-NCAP不同,因为C-ISAI的利益方是保险公司,所以他们引入了“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指数”这一参数,试验方法是“低速结构碰撞”。

第二个参数是“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试验方法是“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座椅/头枕”。

第三个参数是“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试验方法是“行人保护”。

第四个参数是“车辆安全指数”,试验方法是“FCW/AEB”。

这里多说一句,C-ISAI与C-NCAP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正面100%重叠刚性壁碰撞试验”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碰撞试验”?,却多出了“正面25%偏置碰撞”、“车顶强度”、“低速结构碰撞”三个实验项目。

■?车内乘员安全指数

因为C-ISAI在这一项里引入了“正面25%偏置碰撞”,导致很多车型在这里折戟,比如前不久的帕萨特。既然大家关注度最高,那我们就从这里开始聊。

小鹏G3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的成绩是“A”。扣分项是“人头部和颈部伤害”和“约束系统和人运动”,前者的成绩是“A”,后者的成绩是“M”。

从C-ISAI公布的评测详情中,我们看到“约束系统和人运动”成绩为“M”的原因是正面头部保护仅具备局部的正面安全气囊作用,且由于未安装侧面头部保护安全气囊,头部横向位移过度,还有就是乘员前倾过度这三个原因。

说人话就是,碰撞中人的头部碰到方向盘上的安全气囊后,又滑向了气囊的边缘,与A柱内侧接触,且在随后的惯性力量中,人的头部又反向撞上了车门边缘。这一系列的动作,造成了以上几个结果,从中也能清晰地看到这一过程。

接下来是“侧面碰撞”,小鹏G3的总成绩是“A”。丢分的原因在“乘员防护”和“驾驶员防护”两项,都是“头部运动保护不够”,只得到了“M”的评价。我猜测,这同上文“正面25%偏置碰撞”丢分原因一样,后期改款增加“头部安全气帘”会改善很多。

至于其他项,比如“车顶强度”、“座椅/头枕”,小鹏G3都得了“G”优秀的评价。尤其是“车顶强度”一项,小鹏G3载荷质量比达到了4.45。这相当于承受住了4.45个自身的重量的挤压,即便放在美国IIHS的评价结果里(实际上就是同一个),都是超过了优秀的标准。

■?车外行人安全指数

“车外行人安全指数”也叫行人保护,由“头型试验”和“腿型试验”的结果判定。其中“头型试验”满分24分,“腿型试验”满分6分。小鹏G3最终的得分是20.241分,得分率67%,最终评价是“G”优秀。其中,头型试验得分14.241分,腿型试验得分6分。

这里给大家着重介绍一下“头型试验”。测试时,若厂家提供预测数据,则用网格点法进行评定;具体方法是,将头型试验区域分为若干个网格点,每个网格点最高得分1.000分,最低0.000分。

若厂家未提供预测数据,则用均分区域法,每一个区域最高得分4.000分,最低0.000分,得到百分比后,乘以24,即为头型试验得分。

■?车辆安全指数

这一项指数其实着重考察的是车辆的主动安全配置,这一点的确是小鹏G3的强项。被测试的2020款520长续航智享版配备了刹车、主动刹车/主动安全系统、全速域自适应续航、前后雷达、并线、道路交通标识识别、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系统、疲劳驾驶提示、自动泊车入位、倒车车侧预警系统等丰富的主被动安全配置。

通过C-ISAI公布的结果,我们看到小鹏G3在“FCW”项得了0分,“AEB”却得了满分5分的成绩。什么是“FCW”,什么又是“AEB”呢?

FCW指的是前方碰撞预警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防碰撞预警”,通过提示音或者震动,来提醒驾驶者,是否与前车有发生碰撞的可能。但是要注意,这个功能本身是不会帮助驾驶者去刹车的。

想要主动刹车,就得具备AEB功能。AEB是指自动紧急刹车,当车辆判断出与前车可能会发生碰撞时,AEB自动启动,帮助车辆制动。

有意思的是,通常具备AEB功能的车子,多数会同时配备FCW功能;但配备FCW功能的不一定配备AEB功能。也希望小鹏G3在下一次改款,或者换代的时候,能够弥补这个遗憾。

■?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指数

这一项正是C-ISAI与C-NCAP的根本差异所在,C-ISAI成立之初的宗旨就是为保险行业服务——收集各车的碰撞结果,为保险公司定价提供数据支持。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这一项评价低的车型,未来发生事故后,修车更贵。目前C-ISAI有记录的32款车型中,多达21款车型在这一项得分为“P”较差。根据国内媒体报道,小鹏G3低速结构正面碰撞维修花费,合计人民币27933.04元;低俗结构追尾碰撞维修花费,合计人民币6360.04元。(数据来源:车评酷)

■?一点儿遗憾

其实不仅是小鹏G3的遗憾,更是C-ISAI、C-NCAP这些碰撞测试机构的遗憾。那就是,目前尚没有针对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动车的完整测试项目。仅有的测试项目,只是作为观察作用,并不算入最终的成绩。此次碰撞中,小鹏G3的电解液泄露、REESS安全、防触电保护等系统均满足要求。

■?邦点评

作为C-ISAI测试过的第一辆纯电动车,也是造车新势力的首款车。小鹏G3在关乎驾驶员和乘员的测试项目上,拿到了整体“G”优秀的评价,我们必须要点个赞!其实,在研发之处,小鹏G3就非常重视车辆碰撞安全,甚至交付之前内部还撞过63辆工程车。正是如此,在C-NCAP的碰撞中,小鹏G3也拿到了五星的评级。

最后,邦老师希望更多的车企将自家的新能源车拿出来“撞一撞”,证明自己的实力,打消老百姓的疑虑;也希望行业内的大神们早日出台针对新能源车的碰撞规则。另外,听说C0ISAI下一辆要碰撞的纯电动车是国产的特斯拉Model?3,你们期待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简要介绍了用于汽车碰撞试验的人。当然,碰撞人主要用于汽车碰撞试验,通常能够尽可能模拟车辆事故。汽车碰撞试验主要分为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后端碰撞和角度碰撞四种。将向你介绍在NCAP进行的正面碰撞试验。NCAP是新车评估的英文缩写,是最能测试新车安全性能的测试。新车上市前一般都要进行这个测试。所谓正面碰撞,就是车辆头部与障碍物的直接碰撞。常见的有三种,100%刚性护栏碰撞,40%重叠偏置正面碰撞,25%重叠偏置正面碰撞。

所谓100%刚性护栏碰撞,是指汽车头部与防撞墙完全接触。这种情况主要是检查安全带、气囊等乘员约束系统是否能合理匹配。在发生碰撞事故时,仅佩戴不带安全气囊的安全带或仅佩戴不带安全带的安全气囊不能有效保护乘员。事实上,当发生事故时,对乘员在安全带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多远以及何时引爆气囊都有严格的要求。与汽车相撞的刚性护栏,一般可以理解为重量不低于70吨的钢筋混凝土砌块。在测试中,前端附有一块坚固的铁板和一块木板。在实际交通事故中,乘员经常遭受很大的冲击惯性,导致头部和胸部严重受伤和死亡。

这种碰撞与上述碰撞有三个不同之处。一种是在防撞墙前端安装蜂窝铝块。蜂窝铝的刚度类似于汽车前端的平均刚度,因此可以近似模拟为驾驶员看到前面有汽车行驶时撞到方向盘,两车部分错开的碰撞情况。汽车相对于蜂窝铝块偏置,偏置量为40%。碰撞速度不同,是64km/h。主要用途,主要用于评估前端碰撞能量吸收装置对乘员保护的有效性。它模拟了两辆车相撞的基本形式。

在这种碰撞模式下,车辆的一侧参与碰撞,但车身的变形会导致前部零件侵入驾驶室,严重影响乘员的安全。因此,这种碰撞类型也是美国-NCAP、E-NCAP和C-NCAP的测试项目。既然提到正面碰撞,那就有必要提一下2012年美国-NCAPIIHS新增的25%重叠偏置正面碰撞。25%重叠意味着试验车辆和刚性护栏之间的重叠率为25%。该试验要求试验车辆以64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1.5米高的刚性护栏。该试验比40%重叠偏移正面碰撞更严格。主要目的是提出更高的碰撞试验条件,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设计,保护乘客的安全。